不焦虑,不抑郁,不内耗的人,都很会表达需求

发布者:蒋 琦发布时间:2023-11-29浏览次数:42

生活中,你是一个很会表达自己需求的人吗?简单来说就是,你会尊重自己的真实想法吗?


说实话,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,很多人常常都会忽视自己的感受。


如:有不满,会憋着不说,害怕对方生气,害怕破坏关系。


认为说了也白说,一说问题就更多。


尤其是在一个老好人,讨好型人格的身上就更加地尤为明显。


于是,当自己不愿意表达需求的想法成为习惯以后,就会不断地去压抑人生中的各种需求,而这也会给自己带来焦虑与内耗。


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,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攻击性。


攻击性就如同是生命力,如同活力,它们需要自由的伸展出去。


而如果无法自由伸展,也就会转过来攻击自己,成为抑郁的源头。


事实上,很多不愿意表达自己需求的人,都是在成长过程中养成的。


譬如:和父母在一起时,父母总是不尊重他们的想法,会把自己的认知强加给孩子身上。


于是,慢慢地自己也就不会去表达自己的需求,习惯性地选择隐忍与退让。


但当我们自己都不看重自己的需要时,不敢于去争取自己的权益时,别人就更加不会在意你的感受,你的需求。


所以,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人生越活越憋屈,就要学会合理地去表达自己的需求。





01

会表达需求并不羞耻





一般在表达自己的需求时,很多不敢表达,不常去表达的人,都是在要开口时,会有一种莫名的羞耻感来袭。


认为表达需求这件事是羞耻的,是一个人虚弱的表现。


会觉得真正独立且强大的人,都是可以自己独立解决,不需要求谁。


如果你也有在想要表达需求时,有这样的顾虑,就一定要警醒了。


事实上,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不是自我虚弱的,也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。


真正的内心虚弱是明明有需求,也希望被在乎,却又不敢承认自己有需求,需要别人的帮忙。


构建良好关系的本质一定是互帮互助,如果关系中的一方一直扮演者强者,不接受任何人的帮助,关系间慢慢地也会失衡。


因为你不接受需求就是在阻碍对方的示好,而你又一直付出,得不到回馈也会心生怨气。


所以,不要认为表达需求是一件羞耻的事情,而是要做一个敢去索取,适当给予的人,这样关系才会长存。



02

表达需求时:尊重事实,不带情绪



很多人不能够直接表达自己需求的原因,是源于在表达的时候,担心话里面会隐藏着对对方的不满情绪,如,抱怨,指责。


因为,这样的沟通方式不仅不能够合理地表达自己的需求,还会给关系间带来敌意。


而如果你想在自己在表达需求时,减少关系中的张力,最好的方式就是:尊重事实,不带情绪。


譬如:你想让对方帮你,那就只去表达需求。


而不要在请求的同时去批判和指责对方,为什么只有等到自己开口了才来帮忙。


要去想当自己提出需求时,就只是单纯的请求帮助,就不会将这次需求上升到人身攻击,给关系带来张力。


因此,当你下一次要表达需求时,有这种顾虑时,就先去识别一下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,用尊重事实,不带负面情绪的方式去倾诉自己需求。


而当我们有效的表达了需求,并获得对方的帮助,也是在让自己的坏情绪得以释放,不在陷入自我攻击。



03

表达的需求要具体且直接





既然要表达需求,想要得到对方的照顾,那就直接一点,不要让表达的过程变得模棱两可。


因为你不去清晰且具体的说出自己的诉求,而是在表达的过程中顾虑纠结,就很容易将你要传达的信息模糊掉。


很多时候,一个人在去要请求别人时,会被面子问题局限住,不敢,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,会用一些晦涩的表达方式,暗示对方。

但这种笼统且委婉的表达方式,就会出现对方接受的不明确,不能够完全按照你想要的方式去实现。


所以,我们在表达的时候需要具体且明确地说出自己的需求点。


如:你不想一直帮同事的忙得不到回应,也想让他回馈给你,在你忙不开身时,帮助一下自己。


那就可以这样说:前段时间我看你挺忙的,正好我手里工作排的开,就赶紧帮你忙忙,但你看,我最近实在忙不开了,你最近的工作都忙完了吧,帮我分担分担被。


这样的沟通过程,既有礼尚往来,又具体且直接,一般对方都会很好地回应你的需求。


但如果对方没有很好地回应你的需要,也不用焦虑,这样也证明了对方只是一个利己主义者。


当下次再让你帮忙,找你索取时,就可以做到毫无愧疚的回绝。


而如果你也有需求不去表达,一直帮对方,你就永远都不会知道对方是不是一个值得帮的人,这不仅是内耗自己,如果对方是一个只会索取的人,还会在你真正有需求时,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。



04

提前在大脑里预演



我知道对于一些不经常提出自己需求的人,去马上表达自己的需求真的非常难。


因此,我们在去跟对方聊前,可以先提前在大脑里预演一遍。


每天空下来的时候,就可以去研究跟谁表达自己的需求,谁最近总是跟你表达的需求比较多。


当你预想的比较多了,再去实践时大脑里就会跳出对应的方案,那么这时你再去提出需求时也会更容易开口。


05

观察别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



我们身边一定会有那么一两个“厚脸皮”的朋友,他们在表达自己的需求时,都会用什么样的方式,看起来还不尴尬。


这时候就可以有效地学起来,把它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。



06

写到最后



不要一直去做关系中的“照顾者”。


如果一个人总是处于照顾者的位置,这不仅仅是在自我消耗,也会让自己的所有人际关系都处于失衡的状态。


所以,不要在关系中做一个累死的好人,而是要学会表达需求,敢于索取,这样才能将自己的人生活出生命力。


转自:壹心理